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水利行業也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積極響應 2025 年全省水利重點工作部署,首屆廣東省水利先進實用技術推介會于 4 月 11 日在廣州盛大召開。
本次推介會以 “科技興水 創新驅動” 為主題 ,旨在搭建一個水利行業技術交流的優質平臺,集中展示和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為廣東省水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01匯聚行業精英,聚焦水利科技前沿

此次推介會由廣東省水利廳主辦,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廣東省推廣工作站、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廣東省水利水電技術中心、廣東省水利學會共同承辦,吸引了相關部門領導、知名專家、省水利廳相關處室及各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和技術人員,還有水利科研設計施工單位以及技術(產品)持有單位的專家及代表們參會。

一線工作者帶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奔赴現場,他們既分享著寶貴心得,也熱切尋求著新的思路與靈感;科研設計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滿懷期待,渴望在交流中拓寬視野、提升專業能力;技術持有單位的代表們則帶著創新成果閃亮登場,滿心期望這些成果能夠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各方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水利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各抒己見,深入交流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策略 。
02新烽光電亮相推介會

在本次推介會的技術展區,我司 —— 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攜自主研發的白蟻智慧監測裝置精彩亮相,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目光 。這一創新裝置,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卓越的性能,為水利設施的白蟻防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成為了本次推介會的一大亮點。
白蟻之患,不容忽視
白蟻,這種看似渺小的昆蟲,卻有著巨大的破壞力,尤其是對水利設施而言,白蟻危害堪稱 “心腹大患”。它們能夠在堤壩內密集營巢,迅速繁殖,蟻道四通八達,如同隱藏在堤壩內部的 “定時炸彈” 。一旦遭遇汛期水位升高,這些蟻道就可能成為管漏險情的源頭,嚴重時甚至會釀成塌堤垮壩的悲劇,正所謂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每一個蟻穴都可能成為威脅水利安全的關鍵因素。

▲白蟻分布范圍
從古至今,白蟻對江河堤防的危害都備受關注,我國古代文獻就已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而近代的相關記載更是詳盡,時刻提醒著人們白蟻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新烽出品,必屬精品
我司的白蟻智慧監測裝置,由白蟻監測裝置和特制復合引誘餌料組成。多個監測裝置對應一個中繼器,構成監測網絡。特制復合引誘餌料依據白蟻食性研制,能散發獨特氣味引誘白蟻進入監測裝置。

▲特制餌料對不同白蟻的吸引效果(數據來源公司實驗室)
白蟻進入后,監測裝置通過高清攝像頭抓拍其活動畫面,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將圖像數據傳給中繼器,中繼器再上傳數據至云平臺,云平臺運用神經網絡算法識別白蟻特征與種類,一旦識別到,系統立即報警并通知施工人員處理。

▲方案優勢??
該裝置特點顯著:功耗低,待機電流小于 1uA,工作超 3 年,降低能耗與維護成本;支持實時采集,可抓拍白蟻動態;防盜功能強,中繼能自動檢測設備;特制復合引誘餌料能高效吸引白蟻;網頁界面人性化,操作便捷,信息一目了然;安裝簡便,檢測裝置地埋桶裝,中繼器立桿;防水等級達主機 IP68,適應惡劣環境。
實際應用,效果顯著
目前,白蟻智慧監測裝置已在多地的水庫堤防大壩中進行了試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在武漢市多個小水庫,我們安裝了約三萬臺監測裝置,成功監測到白蟻活動為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準確依據 。通過對這些監測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白蟻的活動規律與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密切相關,這為進一步優化防治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 。

▲監測案例??
當監測裝置檢測到白蟻活動后,施工人員迅速響應,根據系統提供的信息,精準定位到白蟻巢穴的位置,并采取了有效的滅殺措施,成功避免了白蟻對水利設施的進一步破壞 。


▲AI識別白蟻??

▲定位熱力圖??


▲軟件定位——現場驗證?
當地的水利部門對我們的裝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它不僅提高了白蟻防治工作的效率,還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防治風險 。這些實際應用案例充分證明了白蟻智慧監測裝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它為水利設施的白蟻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種科學、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為保障水利設施的安全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
03展望未來,攜手共進

首屆廣東省水利先進實用技術推介會的成功舉辦,為廣東省水利科技的發展搭建了堅實的橋梁 ,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是一次技術的展示和交流,更是一次行業的盛會,讓各方力量匯聚在一起,共同為水利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凝聚合力? ?共促發展
新烽光電將以此次推介會為新起點,全力加大白蟻智慧監測裝置的研發與優化,提升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為水利設施白蟻防治提供更優質高效方案。同時,期待與更多同行、伙伴并肩,探索水利科技新領域,為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攜手開創水利科技未來
相信在各方齊心協力下,水利科技必將迎來更燦爛的明天。讓我們攜手同行,共譜水利事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