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水務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水務管理部門對系統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何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水務業務有效融合...
隨著水務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水務管理部門對系統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何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水務業務有效融合,以實現對供水、排水、污水等水生產與服務全過程的有效管理,以及對城市水資源和水環境的科學合理調配和高效利用,成為目前各水務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1.以實現水務行業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對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資源等領域進行信息化管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水的需求也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必須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2.在新形勢下,隨著政府相關部門對水務行業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對水務行業監管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何有效實現水務行業監管,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監管效率,是目前政府相關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
3.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對各水務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實現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等領域業務信息管理與應用集成,形成統一的、完善的應用集成平臺,成為各水務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智慧水務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整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構建以“一張圖”為核心的智慧水務體系架構。
“一張圖”是指利用 GIS系統,在三維空間上構建水務信息化平臺,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業務管理,實現對水環境、水生態的全過程監管和管理。
“一張圖”通過將水務系統的各類信息整合成一個可共享的數據中心,實現對數據的統一采集、存儲、分析、處理和展現,從而達到優化城市水環境、提高供水服務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智慧水務體系架構
“一張圖”由基礎平臺、感知系統、分析系統和應用系統四部分構成。
1、調度:根據數據采集和系統信息,實時或定時向管理人員提供各種生產調度的輔助決策功能。
2、報表:系統提供各種統計報表,以圖形的形式直觀地反映出各區域或各生產過程的運行情況。
3、監控:通過傳感器和視頻設備,對供水管網的壓力、水質、流量、水量進行實時監控。
4、設備管理:根據設備的類型和編號,在網絡中查找出相應的設備,并根據設備類型和編號,將設備信息與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比對,在網絡上顯示出所有設備的當前狀態。
5、信息管理:對水務生產運行所產生的信息進行存儲和管理,并通過網絡進行發布。
通過構建智慧水務管理平臺,實現了供水、排水、污水等水生產與服務全過程的有效管理,以及對城市水資源和水環境的科學合理調配和高效利用。同時,通過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實現了水務生產與服務過程的可視、可測、可控管理,提高了水務生產與服務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了水務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隨著智慧水務技術不斷成熟,相關信息化系統將在水務企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