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7月20日,8時至17時,鄭州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出現在二七區的尖崗水庫438.0毫米。這一場暴雨給鄭州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城市內多條地鐵線路停運...
2021年7月20日,8時至17時,鄭州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出現在二七區的尖崗水庫438.0毫米。這一場暴雨給鄭州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城市內多條地鐵線路停運、公路交通中斷和居民區被淹等情況。因此而造成的人員傷亡達到了恐怖的數字,經濟損失更難以估計。
2023年7月28日9時55分前后,形成于菲律賓以東太平洋海面的超強臺風“杜蘇芮”,歷經一周的奔襲,其中心在福建省晉江市沿海登陸。7月底8月初,京津冀等地出現的極端強降雨,區域降雨過程強度超過華北歷史上三次極端暴雨。即使國家及其他地方軍民積極支援,但一些地區洪澇災情依然嚴峻。
目前對災情的應對方案,依舊是被動“挨打”的局勢。通過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渡過難關。那么,有沒有一種能夠預防甚至徹底解決強降雨引起的洪澇災害的問題呢?在這樣的現實問題的情況下,海綿城市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洪澇、干旱等給城市的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一、何為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與應對自然災害等多個方面具有較好的“彈性”,下雨的時候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的時候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這主要是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及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
二、海綿城市的功能及作用
海綿城市是通過一系列增強雨水滯留能力的措施,實現雨水吸排、凈化和循環利用的新生態模式。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是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重要措施,可有效解決城市內澇、雨水徑流污染、水資源短缺等諸多問題,是實現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方式。
當大雨來襲,下凹式綠化帶、綠地能夠減緩水流速度,延長蓄存時間,構成一個天然的‘蓄水池’。雨水收集后,通過植物的吸收凈化和填料的過濾吸附,滲入土壤補給地下水。而剩下來的雨水則會排入專設的蓄水槽,便于干旱時對植物或景觀補水,以此來實現雨水的‘慢排緩釋’。
海綿城市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旱澇災害問題,但是要想根治這一問題需結合城市周邊河流流域的治理,內外措施相結合才能實現防洪排澇,確保城市的安全。
三、現階段我國海綿城市的發展情況
2023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組織專家開展了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競爭性評審。依據專家書面評審與現場評審結果,有衡水市等15個城市確定為第三批示范城市。現階段,我國已經有數十個海綿城市試點。經過多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的生態環境和水環境已經取得了有效改善。比如,江蘇省宿遷市通過水環境治理的“五全理念”進行整體規劃,開展相關規劃編制和項目可行性研究,以河道綜合整治和排水管網修復為抓手,通過新建污水處理廠、改造現有多處管網設施等,全面提高河道防澇排澇能力與生態穩定性,構建城鎮污水處理新格局。江蘇蘇州預計2030年80%區域將建成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關鍵方式,有利于緩解城市的旱澇災害,并且對環境的凈化有很大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海綿城市建設還存在著許多技術上的短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