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體系的智慧排水是如何建設的?

時間:

2024-10-10

瀏覽次數:

基于物聯網體系的智慧排水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它融合了物聯網(IoT)、云計算、大數據分析、GIS、人工智能(AI)等多種先進技術,旨在實現排水系統的實時監控、智能預警、高效調度與精準維護。以下是關于如何建設基于物聯網體系的智慧排水的詳細解析:


一、系統架構

智慧排水系統通常由分層支持體系和保障體系共同構成。分層支持體系包括感知層、傳輸層、服務層、應用層(包括用戶層)。保障體系則包括數據與業務系統兩大保障體系。

感知層:通過安裝在排水管道、泵站、河流入口等關鍵節點的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測水位、流速、水質等參數。這些傳感器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能夠實時采集和傳輸數據。

傳輸層: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感知層采集的數據傳輸至中央處理系統。這包括無線網絡技術和有線網絡技術,確保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

服務層:云計算平臺作為數據處理和存儲的中心,能夠處理海量的實時數據,并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來支持數據分析和決策制定。

應用層:基于云計算平臺,實現一張圖管理系統、流量水質水位監測管理系統、數據統計分析系統、預警預報系統以及模型分析等。這些應用能夠為用戶提供直觀的數據展示和決策支持。


基于物聯網體系的智慧排水是如何建設的?


二、關鍵技術

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是智慧排水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排水系統中各種設備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傳輸。

云計算技術:云計算平臺為智慧排水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通過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和分析,為決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大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識別排水系統的運行模式、預測潛在問題,以及優化排水調度策略。

GIS技術:GIS技術為智慧排水系統提供了空間數據管理的能力。通過GIS技術,可以實現對排水管網的可視化展示和精細化管理。

AI技術:AI技術用于自動識別和分類問題,預測未來趨勢,以及在緊急情況下自動調整排水設施的運行狀態。


三、建設步驟

確定監測目標:根據排水管網現狀分布和土地利用情況,分析排水管網的結構,并合理地選擇監測區域和監測點。

安裝監測設備:在選定的監測點安裝液位、流量等監測設備,并對監測設備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判別,進一步確認監測點選取的合理性。

建立數據保障體系:建立基礎地理數據、地下管線數據、雨量監測數據、水位監測數據等,并預留雨量預報數據、氣象等數據的接入。前端數據采集硬件的建設與日常維護是數據保障體系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開發應用系統:基于云計算平臺和GIS技術,開發一張圖管理系統、流量水質水位監測管理系統、數據統計分析系統、預警預報系統以及模型分析等應用系統。

實現智能預警與調度:通過AI算法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對排水系統的智能預警和高效調度。根據實時監測數據和歷史數據分析,自動調整泵站抽水頻率、開閉閘門等操作,優化排水效率。


四、案例分享

以新烽光電智慧排水綜合管控解決方案為例,該方案通過排水管網水平衡分析、污水偷排監測等近20種模型,為武漢、信陽、車谷等多個城市提供了智慧排水服務。為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綜上所述,基于物聯網體系的智慧排水建設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先進技術和方法。通過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和有效實施,可以實現對城市排水系統的全方位監控和全局化調度管理,提升城市排水運行、維護、監管的智慧化水平。


相關內容

校企聯動丨新烽光電與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共促智慧水利新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動水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
2025-03-31
倒計時20天丨新烽光電邀您共赴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會!
會議介紹“會朋友、議良策、尋機遇、求發展”在推動城鎮...
2025-03-28
國內首創、國際領先丨便攜式微流控水質檢測儀科技成果通過鑒定!!!
水,是生命之源,其質量關乎著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平...
2025-03-27
新烽光電“新烽果園”共建行動: 一場綠意與笑聲齊飛的春日狂歡!
如果春天有聲音那一定是鐵鍬鏟土的“咔嚓”聲套圈命中獎...
2025-03-25
行業盛會丨新烽光電閃耀長江經濟帶水域經濟博覽會并完成簽約!
3 月 22 日,長江經濟帶水域經濟博覽會在武漢國際...
2025-03-25
新烽光電智慧水系統研究院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3月4日,在位于紅蓮湖光谷東數字經濟產業園的新烽光電...
2025-03-07